首页/教师资格证/高中/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《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》真题及答案
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《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》真题及答案
收藏
参考人数0
人气0

包含试题

17

考试总分

133

及格分

0

考试时长

不限时长

做题模式

考试
练习

考试说明
所需费用 免费考试 / 原价 ¥ 0.00 / 每位考生可考次数不限 / 开通会员免费考
考试说明
本考试暂无特别说明,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
试卷组成
单选题 含 14 题 ( 共28分 )
问答题 含 3 题 ( 共105分 )
考试时间
参加考试无限制,随到随考
  • 单选题
    1. 教学“跨文化专题研讨”,教师围绕“英雄悲剧”主题向学生推荐中外戏剧。下列作品 均适合的是( )o
  • 单选题
    2. 教研组围绕“青春的价值”这一主题,为学生推荐阅读学习材料。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 的是( )o
  • 单选题
    3. 实施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教学,教师建立专题网站,网站内容包括作品原文、背景资料、视频音频、交流论坛等资源。下列对该教师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4. 教学古诗词复习课,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以“竹”为意象的诗词。下列不合适的是( )。
  • 单选题
    5.班级开展语言积累、梳理与探究活动,教师要求学生为学校新建的凉亭推荐楹联,以鼓励刻苦学习、志存高远。下列适合的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6. 教学文言文复习课,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包含“词类活用”的语句。下列不适合的 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7.教研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,研讨学习任务群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” “当代文化参与” “跨媒介阅读与交流”的共性特点。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8. 教学“成语运用”专题课,教师提供例句要求学生辨析。下列语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是( )。
  • 单选题
    9. 备课组围绕教材使用建议“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设计学习活动,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发展”展开研讨。下列观点正确的是( )o
  • 单选题
    11.阅读某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记录,按照要求回答问题。教研组长:本周继续完成实用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计划。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按照优 秀新闻的标准选择一篇消息和一篇通讯,并各撰写一份推荐书,阐述各组的推荐理由,在班级 内展示、交流。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写作任务,大家有什么建议?教师1:学生应该明确优秀新闻的标准,梳理并交流优秀新闻标准的内涵。 教师2:学生还需要把握消息和通讯这两种文体各自的特点。教师3:学生要写好推荐书,需要有充分的推荐理由,还得掌握推荐书的格式。教师4:另外,学生展示和交流推荐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。对上述研讨记录的相关分析,正确的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12. 阅读《葡萄月令》教学实录片段,按照要求回答问题。师:这篇文章的语言如行云流水,文中有多处短句,大家找出来,有感情地读一读,看看有 什么样的表达效果?生:“先刨坑,竖柱。然后搭横梁。用粗铁丝摞紧。然后搭小棍,用细铁丝缚住。然后,请 葡萄上架。”一气呵成,非常凝练。生:“五月,浇水,喷药,打梢,掐须”,这是典型的短句,节奏紧凑,表现出农事的繁忙。师:大家找得很准确。作者特别喜欢用短句,语言简洁、干净,具有特殊韵味。使用短句还可以产生“似断实连”的效果。比如,作者写葡萄花的时候插入了苹果花和梨花。写葡萄花 的句子看似断了,但仔细琢磨其实没断。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相关分析,正确的是( )
  • 单选题
    13. 阅读教研论文片段,按照要求回答问题。新闻单元中的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》被誉为“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”,教师大 多按照典型的新闻作品来教学。其实,这篇新闻的语言极具个性特色,使用了许多“否定表 述”,为分析文本提供了新的视角。比如:1. 从否定表述中看写作角度。在介绍奥斯维辛历史之后,作者用了一个否定判断:“今天, 在奥斯维辛,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。”这里的“并没有”能引发读者哪些思考?2. 从否定表述中看作者情感。在介绍参观者感受的时候,作者大量使用否定句:“人们再 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” “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,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”等。这些 否定表述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3. 从否定表迷中看作品主题。结尾用否定句收束全文:“在奥斯维辛,没有新鲜东西可供 报道。”这一否定表述,除了呼应题目之外,还有哪些作用?对上述教研论文的相关分析,正确的是( )。
  • 单选题
    14.阅读教学反思片段,按照要求回答问题。阅读与阅读教学虽然关系密切,但两者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。比如,阅读既可以是混 合众多目标的博览,也可以是目标集中的研读,还可以是毫无目的的浏览。阅读教学是有计 划、有步骤、有策略的教育活动。因此,阅读教学目标不能简单等同于阅读目标。事实上,一 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认识有偏差,尤其在阅读教学中的鉴赏与拓展等活动环节,都存在目 标设置含混不清的问题。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,正确的是( )o
  • 单选题
    15.阅读《荷花淀》教学实录片段,按照要求回答问题。师:“你走,我不拦你。家里怎么办? ”体现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?如果这样说:“你走我 不拦你,好好干吧,家里有我呢!”会不会更好? 生:不好,不符合水生嫂的性格。原文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。师:是的,水生一走,家里所有的担子都得压在水生嫂的肩上,没有顾虑是不可能的。有 人说,当年印刷厂将句中的句号印成了逗号。孙犁知道后说:“这是原则性的错误!”孙犁为 什么这么说?谁能读一读,对比句号和逗号的不同。(学生朗读) 师:读得很流畅。但没有把二者的区别读出来。我来给大家表演朗读一下。 (配合不同神态和肢体动作表演) 师:由此可见,用逗号强调“家里怎么办”,突出水生嫂对丈夫的依赖;用句号更能反映出 水生嫂支持、理解丈夫的明确态度,突出的是不阻拦。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,正确的是( )o
  • 问答题
    阅读复习课《〈论语〉核心概念梳理》视频讲座片段,回答第16题。 案例: 在孔子眼里,“仁”是一切德性的总说,其核心内涵简单明了,孔子对“仁”有一个经典的 说法:樊迟问仁。子曰:“爱人。”(《论语・颜渊》) 爱人,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。之所以强调“爱人”,是因为“爱”是建设性的情感,而“恨” 是破坏性的情感,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,爱是必不可少的。根据“仁者爱人”的说法,我 们会问两个问题: 首先,是谁去爱呢?最切近的“爱人”的主体,就是我们自己。所以孔子说: 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(《论语・述而》) “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 ”(《论语•颜渊》) “仁”的源头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,“爱人”就是要从“我”做起,切切实实地去“爱人”, 这就是孔子思想平易近人之处。 其次,爱的对象是谁呢?墨家讲究“兼爱”,而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爱。要将“爱人”由 一种情感上升为一个社会的普遍原则,就必须提供一个切近易行的出发点,在孔子看来,“爱 人”可以从爱父母、爱家庭开始。所以,儒家强调“立爱自亲始”,也就是“孝悌”,儒家强调 “孝”,正因为“孝”是爱的出发点,也就是“仁”的出发点。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 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 ”(《论语・学而》) “孝”为“仁”之本。相比于其他人,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先天的。从爱父母亲人开始,由亲 人之爱,上升到爱熟悉的人,然后是爱不熟悉的人,爱陌生人,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、天下为一 家,最后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社会,也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——大同社会。这就是有 差等的爱,仁者君子的爱泽及百姓,小人的爱可能只到自己和亲人。 可见,爱亲,也就是“孝悌”,只是“仁”心的初门。仁道的大成,是要推亲而至疏,推己而 及人,在孔子看来,只有“仁”的原则建立起来以后,才可以理顺人类社会的全部关系。仁者爱人”看似简单,却知易行难。例如: 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 ”子曰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 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(《论 语•雍也》) 最大的爱莫过于对天下人的爱,这是“爱人”的最高境界,孔子认为这样的境界,可以称 之为“圣”。而这样的圣人境界,也是从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的切身小事开始的。 正因如此,“仁”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“仁”是全德,只拥有部分美好的品质,是不能称之为 “仁”的,孔子自己也说:“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 ”(《论语•述而》) 在孔子看来,“仁”是全德,需诸德兼备,才能称之为“仁”。因此,要成为“仁人”,并达 到“仁”的境界就必须“学”,下面我们将梳理孔子关于“学”的言论。 问题: 16.( 1 )请评析教师在复习中梳理《论语》核心概念“仁”的教学意图。(10分)(2)请评析教师录制在线视频讲座帮助学生复习《论语》的利与弊。(10分)

暂无任何记录

客服客服

客服客服

客服客服

客服QQ
微信扫一扫
自助开通会员后联系客服